12月7日至8日,第一屆精準醫(yī)療與健康學術會議在蚌埠南山豪生大酒店圓滿閉幕。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李震為“第一屆精準醫(yī)療與健康學術會議優(yōu)秀墻報獎”獲得者頒獎。本次會議邀請國內外專家40余人,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1人,國內外院士13人,從更高角度和更廣視野對精準醫(yī)療與健康領域近年的發(fā)展歷程進行回顧和展望,以大會發(fā)言、專題研討、案例討論、成果演示等多種形式,進行深入探討和廣泛交流,集中體現(xiàn)近年來精準醫(yī)療與健康領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展示最新技術和應用進展。
會上,來自國內外的三十余位專家學者圍繞精準醫(yī)療新技術和新方法、生物分析和納米技術、納米醫(yī)藥三個主題,進行熱烈討論,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馬里蘭大學喬治.洛里默(George Huntly Lorimer)教授作了題為《ATP OPTIMIZING PROTEIN FOLDING WITHA PARALLEL PROCESSING》報告。
美國醫(y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洛杉磯加州大學保羅.魏斯(Paul S. Weiss)教授作了題為《Adding the Chemical Dimension to Lithography at All Scales Enabling Cellular Therapies and Studies in Chemica Signaling》報告。
首席科學家馬克.羅森菲爾德(Mark Rosenfeld)教授作了題為《ANANDA Scientific》報告。
日本東京大學古月文志教授作了題為《High-performance fiber-shaped Supercapacitors with manganese oxide nanoparticies being embedded in carbom nanotube networks》報告。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汪爾康教授作了題為《A Study of Nanozymes》學術報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杜江峰教授作了題為《Single Molecule Spectroscopy and Imaging》報告。他通過將傳統(tǒng)的核磁共振技術與量子探針作對比,解說了單分子光譜與成像的原理,結合研究實例,介紹了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湖南大學副校長譚蔚泓教授作了題為《The foundation of molecular medicine: A chemical biology aproach》報告。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秀榮教授作了題為《Optical Enzyme Activity Detection and Immunoassay based on Nanomaterials》報告。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江桂斌教授作了題為《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Health Risk》報告。
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孫文芳教授、香港大學沈劍剛教授、蘇州大學劉莊教授、廈門大學楊朝勇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田亞平、江蘇大學王坤教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王樹濤、復旦大學易濤教授等8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圍繞“精準醫(yī)療新技術和新方法”議題,結合自身研究成果分別作學術報告。包括中風后腦保護與腦修復及其中醫(yī)藥治療、生物材料促進癌癥免疫治療、多價A型核酸內酰胺酶微流控裝置用于腫瘤液體活檢的納米界面研究、精準醫(yī)學與健康氨基酸的評價研究、碳基功能化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癌癥診斷、精準醫(yī)學視角下的乳腺癌臨床與基礎系列研究、熒光傳感器和活細胞成像等等。
專家學者們針對與自己相關或者有興趣的研究內容進行了交流,同時也提出一些研究中遇到的科研難題,與會人員共同探討,各抒己見,便于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有更多的互動和合作。
阿爾伯塔大學Michael Serpe教授、濟南大學周飛艨教授、南京大學朱俊杰教授、青島大學劉愛驊教授、曲阜師范大學王樺教授、山西大學董川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崔華教授、聊城大學王懷生教授等8位專家學者圍繞“生物分析和納米技術”主題,結合自身研究成果分別作學術報告。包括Nanogel-Based光學設備用于傳感和生物傳感、分析新方法用于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標志物和關機理研究、用于檢測的有機物燃料電池研究、基于DNA納米結構的應用研究、用于超靈敏分析的核酸探針信號放大電化學研究、醫(yī)學納米機器用于腫瘤微環(huán)境調控和腫瘤治療探索等等。
合肥工業(yè)大學陳偉教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聶廣軍、南京大學鞠熀先教授、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毛蘭群、湖南大學張曉兵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先恩、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李紅梅、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方曉紅、清華大學張新榮教授等8位專家學者分別作學術報告,介紹各自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設計方法,為其他學者在相關學科的研究上提供了新思路。
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以及蚌埠市政府有關部門領導,蚌埠地區(qū)高校教師學生等近200人聆聽報告會。
國內外院士專家學者共聚一堂,思想和知識的相互碰撞,對促進精準醫(yī)療與健康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對開啟健康中國“加速度”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提升了我校的國際影響力,彰顯了學校的軟實力,為把我校建成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應用型高水平大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審核:金光明 衛(wèi)勝 攝影:陳寶 楊文俊 指導老師:湯帥)